本院logo
東海大學理學院 | COLLEGE OF SCIENCE, TUNGHAI UNIVERSITY--活動公告-大學院創新實驗計畫四年總回顧

大學院創新實驗計畫四年總回顧

  • 單位 : 理學院
  • 分類 : 活動公告
  • 點閱 : 58
  • 日期 : 2023-01-12
 

東海畢業的大學生,必須具備的知識、能力與態度是什麼?知識,基礎、跨域或專業?能力,溝通、團隊、問題解決或Critical Thinking?態度?答案應為以上皆是。從更寬廣的角度來看,學生必須面對包括就業在內的多元、多變的社會需求,以及畢業後終身學習的要求。因此,學生該如何擁有因應社會需求的素養與能力?如何被啟發而有動機和能力去學習,並提升實踐後的成就感、創意與勇氣?在此探索下,具體擬定「東海大學大學院創新計畫」,突破過去中、英文分別授課,互不干涉的模式,以「跨域」為起點,透過「語文與溝通」的主軸,讓中英文老師在六大主題中,共同討論建立相互呼應的課綱,誘發學生學習動機、厚植博雅底蘊、培育學生具跨域學習的能力及讓養成終生學習習慣,以期開拓未來永續人生。

 

本計畫之理念為:從進大學到出社會是一個選擇的過程,能夠擁有多元的選擇,從而建立應有的能力與素養,才能增加找到適切發展的可能。大學院創新課程於大一、大二建立培養你的中英文溝通及基本素養,大三、大四時能接觸跨域學習,並銜接未來之方向。

【「語文與溝通」的2+1設計】

「大學院」將多元選擇落實為「宏通」課程,除了優良傳統的住宿學習、勞作等之外,建構了三大支柱。第一個支柱是「語文與溝通」以「21」的設計架構落實「跨域」的對話。因此,突破中文、英文單一授課的模式,在中文、英文分別授課(2)與共時授課(1)的不同模組的靈活運用裡,從建立「聽說讀寫」的基本能力作開端,奠定深度「連結」(Connect)的基礎,不僅讓語文成為專業學習與社會需求的基礎能力,更能對不同文化產生深度與廣度的對話。

【專業需求的「通識」】

傳統大一集中於專業基礎的訓練,為了讓學生能有多元選擇,乃將「通識」模組化,在大一時就開始奠定專業所需的基礎能力,也能從探索自我到社會的過程中發展興趣。

【成果展建立成就感】

結合「語文與溝通」、「通識」和「專業」,經過第一學期的「尋找」、第二學期的「嘗試」,大二上期中的「成果展」將呈現大一兩學期的學習成果,強調在學習的過程中,探索「語文與溝通」和專業學習、社會需求之間的關連,並在學習的成就感中,獲得下一階段的學習的動機。

【跨域學習及專業學習】

修習完語文與溝通及通識課程後,建立好基礎能力,可以開始進行跨域學習及加深專業之知識,銜接未來就業或進修之方向。

107學年度起首先由理學院的四個系和工學院工工系的大一生開始執行「東海大學大學院創新計畫」,接著108學年度起博雅書院的大一生加入大學院,109年工學院和管理學院也加入大學院。執行了四年大學院創新計畫,也歷經了四屆學生成果發表,發現每屆學生的成果展出都充滿創意及巧思,每屆都有令人驚艷處,從學生的展出中可以感受到學生的用心及努力,這正是學習成果的真正意義與價值。

我們期待著這個計畫持續下去,讓更多東海大一新生加入大學院創新計畫,未來更可銜接「光點實驗班」。